元旦在古时候称为元日,据说“元旦”最初的称呼起自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颛顼以正月为元,初一为旦,而后来的夏、商、周、秦、汉各个朝代对元旦的规定各不相同。夏代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商代以十二月初一为元旦,周代以十一月初一为元旦。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布了统一的历法,规定十月初一为元旦,一直到汉武帝时,才又重新按远古夏代历法规定,以正月初一为元旦,所以把夏代的历法称为“夏历”,也就是常说的“农历”。
辛亥后,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时,他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以公元记年的历法,称为公历,并规定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沿用到今天。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界全体会议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即是我们所说的阳历,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至此,元旦才成为全国人民的欢乐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