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妖游戏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蘑菇种植技术培训

蘑菇种植技术培训

来源:易妖游戏网


蘑菇种植技术培训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蘑菇种类:包括常见蘑菇的种类、特征、习性、生长环境等。

2、种植技术:包括蘑菇的种植方法、时间、场地选择、培养料配制、播种、发菌管理、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等。

3、菌种制作:包括菌种的分离、选育、扩繁、保藏等。

4、蘑菇采收与加工:包括蘑菇的采收时间、方法、分级、包装、贮藏等。

5、蘑菇种植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包括市场需求、经济效益、创业机会等。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宠物不能食用蘑菇,因为它们对蘑菇的毒性特别敏感。即使是微量的蘑菇也可能对宠物造成严重的伤害。所以在选择养殖蘑菇的时候,需安置好宠物,避免出现误食的现象。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种植蘑菇技术哪里免费学

河北衡水景县食用菌研究所、常满食用菌研究所。

1、河北衡水景县食用菌研究所为有入学意愿的学生开设免费学习食用菌栽培技术,所有来校学员均可享受此项免费服务。

2、常满食用菌研究所将面向农民开展免费的菌种生产、棚室生产和玉米地套种技术。

蘑菇的种植方法和技术

1、准备基质

想要种植蘑菇,就要准备好用于栽培蘑菇的基质。蘑菇不同于一般的植物,它是菌落的集合体,因此在栽种的时候根据菌种的不同而会对基质有不同的要求,我们一般直接购买带有基质的菌包即可,并不推荐自行调配。

2、用具消毒

在蘑菇的养殖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还是用具和环境的消毒处理。蘑菇本身并不是植物,它是微型生物的菌落聚合体,因此如果在栽培的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异种菌落如霉菌等,就会造成蘑菇的生长发育异常甚至直接死亡。

3、种植步骤

小规模的种植蘑菇的话,一般不需要准备过多的东西,直接购买带有培养基质的菌种,然后准备棉籽壳、熟石灰和木屑等混合调配成的材料,将基质放在材料上,稍稍的喷一些水让其变得湿润,放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即可。

4、养护工作

蘑菇是微生物的聚落,因此对于太阳光是比较抗拒的,光照的强度较高的话会引起蘑菇的死亡,因此日常养护时要将其放在较为阴暗潮湿的地方,不让其接受到直射的阳光,温度稳定在大约5-32摄氏度左右就是最合适的。

哪里有食用菌培训

农业科技馆;农业学校;网络培训平台有食用菌培训。

1、农业科技馆

农业科技馆是学习农业技术的最佳场所之一,因为它包含了丰富的种植技术和实践经验。在广义的农业科技馆中,有众多植物学家和农业技术专家,提供各种植物栽培技术的培训。

通过学习,你可以掌握许多食用菌栽培技术,并且完全掌握整个食用菌栽培过程中如何处理病虫害等问题,亦可通过学习到达实践操作课程,让你更加熟练自如。

2、农业学校

农业学校是再次推荐的学习食用菌栽培科技的地方。在这里,你能够学习到最最生动实用的植物栽培和相关科技知识,而且能够在校内田间练习中虚心向老师、同学去学习掌握各种那菌的栽培技术。此外,在农业学校里还有完整的实验设备,可以进行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3、网络培训平台

如果你很忙,没时间去学校,那么可以考虑网络培训,哪些有很多关于食用菌栽培技术的教学视频和深入的介绍文章。通过网络培训,你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并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学习进度,灵活定制培训计划。

食用菌生态环境:

食用菌以其白色或浅色的菌丝体在含有丰富有机质的场所生长。条件适宜时形成子实体,成为人类喜食的佳品。菌丝体和子实体是一般食用菌生长发育的两个主要阶段。

各种食用菌是根据子实体的形态如:菇形、菇盖、菌褶或子实层体、孢子和菇柄的特征,再结合生态、生理等的差别来分类识别的(见层菌纲、木耳目、银耳目、伞菌目)。凭经验区别野生食用菌和毒菇时,也是以子实体的外形和颜色等为依据。

有些食用菌生长在枯树干或木段上,如香菇、木耳、银耳、平菇、猴头、金针菇和滑菇;有些生长在草本植物的茎秆和畜、禽的粪上,如蘑菇、草菇等。

种植口蘑的方法?

种植口蘑的方法

一、培养料的发酵

1、口蘑的生长需要从培养料中摄取有机质和矿物元素,通过分解和合成过程形成自身物质,因此培养料发酵是蘑菇优质高产的关键,配方如下:每平方米用奶牛粪20 kg、过磷酸钙 0.4 kg、玉米秸20 kg、石膏0.4 kg。 坝上以莜麦秸、小麦秸、牛粪为多,又加上天气冷的早热的迟,所以出菇时间短,所以每平方米需要原料总和为35 kg(干的)。配方如下:每平方米用牛粪20 kg、过磷酸钙0.35 kg、小麦或莜麦秸15 kg、石膏0.35 kg。

2、培养料发酵是为了通过高温发酵分解粪草成分来清除粪臭、疏松粪肥、杀死害虫和杂菌,从而制造适于口蘑生长的培养基质,整个发酵过程要掌握好料内的水分和空气的。堆料场地要选择地势高、靠近菇房、有水源的地方,地面要平整、坚实、防止泥块混入培养料内。堆料前要将粪草充分预湿并且把粪压碎。

3、堆料。先在地上铺一层长度不限、宽1.6 m左右、厚10 cm左右的草,草上再铺一层厚3cm左右的粪,一层草一层粪且要铺平,各铺10层左右形成堆高达1.3~1.4 m,堆的四边上下基本垂直,堆顶成龟背型以利泄水,下雨时要用薄膜覆盖以防雨淋,雨停后揭开以防闷料。

4、翻料。正常情况下一般第一次翻堆在堆料后7~8天、料温达到70℃~80℃时翻堆,第一次翻堆时要加入石膏和过磷酸钙,翻堆时要把四周和顶部先弄下来预湿,然后把中间的翻到四周和顶部,把四周和顶部的翻到中间照原样堆好,6~7天料温达到60℃~70℃即可第2次翻堆,以此类推,5~6天即可第3次翻堆,4~5天即可第4次翻堆,一般翻4~5次即可。发酵程度均匀一致,粪草颜色为褐色或咖啡色且柔软并富有弹性,有大量的白色放线菌,无氨味、酸味、霉味等,具有特有的酒糟香味,含水量调节在65%左右,用手握紧混匀的培养料,手指间有水渍但不滴水就说明已经发酵好了。

二、播种

将发酵好的培养料抖开以排放料内废气,等培养料冷却至30℃以下时搬入菇房上床,均匀的摊开厚16~20 cm。选用菌丝洁白、粗壮有力、均匀布满瓶壁的菌种,打碎菌瓶取出菌种,放入消过毒的盒内,用手捏碎到黄豆粒大小即可,注意绝对不能用手往碎搓。

注意:此过程必须要在阴凉处进行。将盆内的菌种均匀洒在料面上,用量为1~1.5瓶/m2,上面再覆盖3~5 cm厚的一层培养料,整平料面再用小木板或竹竿将料面轻轻拍实,让菌种和料面紧密结合便于菌丝吃料。通风口处用湿报纸、牛皮纸或湿麻袋片盖上以保湿。

三、发菌期管理

在发菌期温度保持在20℃~22℃,湿度控制在65%~70%,前3天温度正常的情况下不要通风,以便菌种萌发定植,3天后可适度通风,7天后进行大通风。10天后当菌丝吃料1/2时,应及时将培养料松动1次,即用木棍插入料的底部再拉出。18~20天当1/3菌丝露出料面即可覆土。

四、覆土

覆土要求具有团粒结构、土质疏松、有一定腐殖质、空隙大、吸水力强、通气性能好、不含病原菌和害虫且呈弱碱性。土壤含水量调节在20%左右,即手握成团落地散开。将土装在小容器中并均匀撒在料面上,用竹片或木板刮平。禁止用大的容器把土大量倒在菇床上,造成堆处培养料凹陷、覆土薄厚不均等问题。覆土厚度在3~4 cm为宜。

五、覆土后管理

温度控制在20℃~22℃、湿度70%~80%,在保证温度正常的情况下尽可能通风。通风时也要保证土壤的适度,若发现土面干要避开高温及时喷水。喷水需要注意的是要等第一次喷水完全吸收后再喷第2次,直到把土层湿透。8~10天后当菌丝长入土层1/3~1/2时需及时喷重水,加大土层湿度的同时堆菇房进行大通风,降低土层中二氧化碳浓度促使菌丝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供应子实体形成时所需大量氧气。此阶段的关键是协调好补水与通气的关系。一般喷重水4~5天开始有绿豆粒大小的原基形成进入出菇期。

显示全文